访客您好,欢迎光临本站 

电解抛光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6:

电解抛光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6: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2025-02-12     浏览次数:68    

电解抛光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6

预处理

  1. 除油:使用有机溶剂、碱性清洗剂或表面活性剂等去除金属表面的油脂、油污和污垢等,确保表面干净,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基础,可采用浸泡、擦拭或超声波清洗等方式。

  2. 清洗:用清水将除油后的工件冲洗干净,确保表面无除油剂等残留物,避免残留物质影响后续酸洗或电解抛光效果。

  3. 酸洗:将金属工件放入酸洗液中,去除表面的氧化层、锈迹和其他杂质,如使用盐酸、硫酸等酸洗液,酸洗时间和浓度需根据工件材质和表面状况控制,以防止过度腐蚀。

  4. 水洗:酸洗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工件,去除表面残留的酸洗液,防止酸液带入电解抛光液中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。

电解抛光

  1. 配制电解液:根据待处理金属的材质和抛光要求,选择合适的电解液配方并准确配制,如不锈钢电解抛光常用磷酸、硫酸和氟化物的混合液,确保电解液成分均匀、浓度准确。

  2. 设置电解设备:准备好电解槽、电源和电极等设备,将电解液倒入电解槽中,把待抛光的金属工件作为阳极连接到电源的正极,选用不锈钢、铅等不溶性金属作为阴极连接到电源的负极,调整好阴阳极之间的距离和位置。

  3. 进行电解抛光:将工件放入电解槽的电解液中,接通电源,调整电流、电压、温度等参数,使金属表面发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,在电流作用下,金属表面的微观凸点优先溶解,随着时间推移,表面逐渐变得平滑光亮,抛光时间根据工件情况而定。

后处理

  1. 冲洗:电解抛光完成后,将工件从电解槽中取出,用大量清水冲洗,去除表面残留的电解液,确保表面无电解液残留,防止残留电解液对工件表面造成腐蚀或影响后续使用。

  2. 中和:如果电解液呈酸性或碱性,可能需要将工件放入中和液中进行中和处理,如使用碳酸钠、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和酸性电解液,或用酸性溶液中和碱性电解液,使工件表面呈中性。

  3. 再次水洗:中和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工件,彻底去除表面残留的中和液和其他杂质,保证工件表面清洁。

  4. 干燥:采用自然晾干、热风吹干或烘干等方式,将工件表面的水分去除,使工件表面干燥,防止水分残留导致表面生锈或产生其他问题。

  5. 检验和维护:对抛光后的工件表面进行检查,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的光洁度、平整度和无瑕疵等质量要求,如不合格可能需重新抛光或调整工艺参数;同时对电解抛光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,定期检查电解液的成分、浓度等,及时补充或更换电解液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


返回上一步